开元ky7818下载

讲坛快讯
您的位置 > 讲坛快讯
相约星期二第四十九讲 从“心”开始,从“心”出发!
发布时间:2018-05-23 16:05
浏览次数:6407
分享到:

       2018年5月22日下午3点学校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全校专兼职教师、辅导员和学生们近300人参加了图书馆打造书香校园、传承经典文化为主题的“从心开始”的“相约星期二”读书大讲坛。此次读书大讲坛由副院长徐洪波同志主讲,图书馆馆长王筱鹏老师主持。

      徐洪波首先对“心”作了具体阐述,指出“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统摄全局的作用。宋明理学主要由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部分组成,这两个学派的关键差异是获得和感知的方法不一样,理学主张向外求,而心学主张向内求,通过感知内心寻找自己。从“心”出发,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接下来,徐副院长介绍了王守仁名字的来历以及其书香家室。王阳明的发展离不开家庭文化的熏陶,阳明先生不仅仅在儒学方面有所成就,他涉及领域广,贡献卓越,是实现“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第一人。王阳明从小志向高远,立志成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圣人,而且他认为圣人皆可学而至,圣人所具备的天性所有人都有,只是有的人已经觉察,而有的人还没有觉察。徐副院长教导我们:学习一种文化不要局限于收敛于此学问,眼界要放宽,基础学问不仅要扎实,而且要深要广。王阳明学习各家学派,放开眼界,寻找内心最真实的自我。心修炼到一定境界就会变得强大有力量!

      徐副院长谈到了王阳明剿匪的过程,南赣剿匪,广西剿匪以及平定宁王之乱。阳明先生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办法,用最小的损失取得最大的成绩。“灭山中贼易灭心中贼难”王阳明消除了产生土匪的土壤,得到了当地百姓的厚爱。王阳明喜欢讲学,在面对起伏动荡的战乱时他泰然自若,从容面对、处理各种突发情况。在他离世时,只留下一句话——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回首往事没有遗憾,坦然面对自己的一生,这是生命最好的终结!

 

      心学是良知之学,“致”是擦亮、寻找、锻炼,经世致用是我们学习的目的。心学不仅提供理论哲学还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同层面解决不同的问题。阳明心学是具有人文关怀的学说,每个人都可学,可用,可解决自身问题。很多时候我们向内求会信心百倍,会帮助我们找到路径。徐副院长还简要介绍了学校老师们正在研究的儒家、佛家、道家、法家、墨家,希望感兴趣的老师同学们加入这个团队,更好的成长!

 之后,徐副院长讲述了心学的三个主要内容:

“心即理”所有的理都在心里,是起点。当我们遇到问题时问问自己的内心,通过修炼内心变得强大。修心和问心这两个阶段让我们明白很多问题的答案标准在我们自己的心里,遵从内心从而获取解决问题的办法。

“知行合一”心学立足于每个人的现实,无论处于哪个阶段都能有进步的空间,内心认识和行动是统一起来的,如实表达自己。知行同步,不断改善知行,不断丰富内心。

“致良知”心得本体,人人都有良知,之所以有不同程度的良知是因为我们有时会被后天欲望所蒙蔽。减少欲望,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擦亮良知,平衡欲望。唯道德论是无解的,我们要把致良知运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最后,图书馆馆长王筱鹏做了精彩点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王阳明心学,2015年在参加全国“两会”讨论时指出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ー。我校徐洪波副院长是阳明心学的积极倡导者,希望通过讲座的形式引起师生共鸣,真正做到灵魂和肉体的统一。希望各位感兴趣的老师和同学积极参与到我们的读书活动中,从心开始,从心出发!

 

 

开元ky7818下载下载(2025全站)最新版本IOS/Android入口V15.34.5